进入21世纪,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了全球视野,呈现多视角传承、多学科交叉、全社会重视等新局面。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学科研究对象、理论界限、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学科意义认识不足等问题。中医文化学学科建设之路应该怎样走?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告诉你答案。
从中医文化学课程建设的价值出发,从理论构建、实践探索和发展展望等三个维度探讨中医文化学课程开发与建设,有助于丰富中医文化学学科理论与实践,加快中医文化学学科建设,推动新时代下中医药文化发展。
中医文化学学科初步形成
中医药文化研究成热点
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古代的兴旺、近代的衰落到现代的复兴三个不同阶段。中医药文化作为一个专业研究领域,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与普及日益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机对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公开发表后,各界掀起对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探索的热潮。
上世纪,中医药学者关注探索中医药文化从古代处于领先地位到近现代衰落的原因,当代如何复兴及必要性等,试图从中医药文化入手促进中医药发展与中医药现代化。进入21世纪,中医药文化研究具有了全球视野,呈现多视角传承、多学科交叉、全社会重视等新局面,从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等政治高度,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中医药文化发展繁荣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中医文化学教材建设初具规模
如王旭东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对外教育规划教材——《中医文化导读》;毛嘉陵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中医文化入学教育》;黄海波主编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郑洪新、吉文辉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药文化基础》;洪蕾主编的教育部精品课视频课建设项目——《中医药文化学》;张其成主编的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文化学》;臧守虎、贾成祥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文化学》等。
目前,中医文化学教材建设已有了一定规模,但被专家学者和中医院校普遍认可的权威型教材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说明本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有待实践检验和理论构建。
中医文化学课程建设处于初级阶段
总之,在中医文化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学科内涵认识趋近、研究成果走向综合、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建制基本形成等共识,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初步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
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学科研究对象、理论界限、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学科意义认识不足等问题。学术观点不一,教材体例不同甚至完全迥异等,说明当前学术界对中医药文化课程建设还处于探索、发展和构建等初级阶段,但百花齐放促进了学术发展,使我们更靠近真理与学术的本源。
中医文化学课程建设的五个切入点
对此,笔者认为建设中医文化学课程可从以下五点入手。
开展中医文化学基本内涵与边界研究
研究“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中医药核心理念,深入挖掘“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大医精诚”的伦理道德、“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梳理中医药文化的主体思想,构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凝练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
中医文化学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起源、本质、发展变化以及社会作用的理论,是对中医药文化系统性、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对中医文化核心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确定中医文化学课程的主题主线,有助于中医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
开展中医文化学课程模块研究
一个学科的建立,基本概念的确定、理论体系的完整、研究方法的独享和学术架构的确立是不可或缺的。
研究中医药文化,就是要以中国哲学、文学、史学为基础,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中医文物、中医史迹为对象,研究中医理论与临证发展规律、中医名家学术思想、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名家风范等。
在中医文化学课程内容模块上,当前建构的形式与内容随着规划教材和自编教材的涌现较为繁杂多样,结合对中医药文化本质的理解和中医药文化教育需要,我们认为要从中医、文化和教育等三个方向入手,要体现:中医学理论与中医药文化源流;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渊源;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辨识;中医传创与时代发展逻辑演进;中医药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关系等内容。同时,要构建模块内部中心思想、知识体系和教授方法,探索模块间逻辑与整体表达,突出中医药文化核心思想和主体内容,凸显教材的知识性、学术性和创新性。
开展中医文化学核心课程和外围课程协同开发研究
开展中医文化学课程类型与现代技术整合研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互联网+”行动计划已成为国家战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高等教育面临着复杂、艰难的倒逼局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呼唤教育改革与之适应。
中医文化学作为中医高等教育的新兴学科,在学科创建之初就要紧跟时代步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和独特的新媒体创新功能,积极引用人工智能成果,突破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利用网络视频平台,改革传统教学形式,结合教材和教学资源等要素,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设计的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全景式地开展网络在线教学和智能化一体教学。运用智能手机直播等方式,开展微课教学和微视频知识传授。在教与学上采用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无缝对接。
在学习方式上,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甚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脱离时空限制,在“需”中学,在“乐”中进,在学习模式上,碎片学习与系统学习相结合,以点为主、短时高效,是对正常教学的有力补充。
开展中医文化学教与学方法创新研究
探索新媒体与新技术广泛应用形势下,创新中医文化学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主动走近学习者,积极开展网络教学、系列微课教学、手机直播课堂、线上和线下混合的“双师课堂”及慕课与慕秀等,对学习内容进行以“小知识点”为单位的“碎片化”改造,构建起以“微课程+微作业+微测验+微学分”为主体的网络教育新模式。
以提示学习的“微研究”“微课题”等形式,开展“零存整取式”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补充课堂教学不足,促进个性化学习,积极开展愉快教育、智慧教育,使学习成为中医人的自觉和快乐。
促进 “教”与 “学”二者统一。在“教”的原则上坚持:一要传承与创新兼顾,培养中医传承人;二要师承与现代结合,突出中医特色和新时代特征;三要医德教育渗透于中医治学之中,培养大中医人的天下情怀;四要树立大中华医学理念,传播中医在现代医学中的价值。
在“学”的要求上做到:一是坚定中医药文化理想,建立天下苍生情怀;二是师古不泥学用结合,突出现代价值;三是善用小课题,学会发现中医知识规律,开展智慧学习和快乐学习;四是与时代同步,掌握现代科技方法,学会个性化学习。
构建中医药文化教育科学体系
同时,笔者对中医文化学课程建设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在思想指导上,要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秉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从文化学习、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自觉切入,探究中医药文化的医疗属性、文化属性、保健属性、产业属性和教育属性,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针,把握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方向,构建中医药文化教育科学体系。
二是在基本内容上,要以课程模块理论为指导,突出中医药文化的医学属性、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从中医哲学、文化人类学和中国文化医药学的高度和视野,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和价值体系,内容要触及到中医学的理论、技术、中华传统文化、考古新发现、现代传承与国际传播及中外医学比较等。
梳理中医文化学普世的知识点、稳定的逻辑结构和规范的教育模式,探寻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下的教育规律,还原中医药文化内在价值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使中医文化教育入心、入脑、入行动。
三是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发挥在线网络互动教学对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作用,使中医文化学课堂教学、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师生互动等赋予与传统教学全新体验,使中医文化学的教学内容、形式与评价更具时代特色。要顺应 “互联网+”新时代对中医高等教育提出的变革和挑战,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微课之间的渗透、融合和创新,探索“微课程+微助教”模式,促进微课资源智能化水平效率最大化,补充和丰富课堂教育主渠道,使中医药文化教育成为中医教育改革的窗口。
四是在教师教育上,要在中华医文化大视野下,思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加强中医文化学专业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业务知识的培训和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完善其中医学、文化学、教育学、哲学、历史学、传播学和考古学等知识体系和学术架构,夯实传统文化底蕴,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教学技能训练,使中医文化学教师成为中医院校中医教育改革发展的探路者和引航标。
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文献资源和制度资源等优势,构筑教学与科研平台、社会实践教育平台和开放式教与学的互动平台,把中医文化学教师团队建设成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团队、宣讲团队、服务团队和教育团队。
只有教师队伍强大,中医教育水平才能稳步提升,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中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日益需求,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